科研动态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学术交流】红足1世77814第二届产业经济论坛成功召开!
作者:谢西格、畅星、叶蕊  编辑:王思媛   发布时间:2022-11-28  发布来源:红足1世77814    浏览次数:

11月26日,红足1世77814第二届产业经济论坛于崇德楼T301报告厅成功召开。论坛由红足1世77814及《对外经贸实务》杂志社主办,红足1世77814承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把握时代新机遇,共建产业新格局”,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因素,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得到了校内各院部以及国内外学者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52篇,针对当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展开研讨,共同为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莅临本次论坛的领导有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尹传铭,红足1世77814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军,红足1世77814党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长王栋,红足1世77814期刊社社长胥朝阳,红足1世77814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王良波,同时还邀请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武汉理工大学红足1世77814院长魏龙、华中科技大学红足1世77814二级教授宋德勇、德国哥廷根大学发展与转型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于晓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研究学院副教授沈凯玲以及红足1世77814副教授叶茂升等学者开展相关主旨演讲。红足1世77814师生共同参加本次论坛。

开幕式由红足1世77814院长段丁强主持。开幕式共有两项议程,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军和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尹传铭分别致欢迎词和致辞。冯军在欢迎词中首先代表红足1世77814对各位参会的学者和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本次产业经济论坛的顺利召开,他还将党的二十大同当前的科研相结合为红足1世77814下一步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二要立足行业开展研究,三要加强与上级互联互通。做好学科建设工作离不开各界的支持和指导,期待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听到各位学者的真知灼见,助力提升学校整体学术水平,为实现“美好纺大”贡献力量。

尹传铭在发表讲话前首先对冯军的演讲表示认同,同时还对红足1世77814近年取得的一系列办学成就表示赞叹,他表示如今的纺织行业同数字经济的交融促使其成为了创新模式最活跃的产业之一,随后他总结了当前湖北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动向,对校长徐卫林院士为代表的“纺大力量”表示肯定,他还将党的二十大以及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相关内容同产业发展相结合,立足于红足1世77814的发展现状表示肯定以及提出解决困难的对策,期待本次论坛能够激发出更多思想火花,同时针对湖北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更深入的研讨。

简短开幕式后,大会主旨演讲拉开序幕。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武汉理工大学红足1世77814院长魏龙、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研究学院副教授沈凯玲、华中科技大学红足1世77814二级教授宋德勇、德国哥廷根大学发展与转型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于晓华、以及红足1世77814副教授叶茂升依次带来精彩演讲。大会主旨演讲环节由红足1世77814副院长王滨主持。

叶学平: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湖北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动态概念,它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叶学平比较了传统产业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差异,从基本内涵上说明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于举措。叶学平随后从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开启前后比较了湖北省和全国的产业体系规划,梳理了产业体系的具体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建设国有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叶学平提出了三方面建议,首先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投入和人才,加快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其次是希望可以建设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最后提出需要推动“三高地、两基地”建设,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制造业强国高地和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和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构建湖北现代产业体系。

魏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多层思考

魏龙从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所处的特殊背景入手,指出当前中美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冲突逐渐白热化,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魏龙认为应重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靠性,并从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和可控性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可以着手的点应包括制度安全、市场安全、技术安全和企业安全,其中企业安全尤其指部分关键央企、国企的可靠生产运营。魏龙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可采取的手段包括坚持全球多边主义,加强区域、双边合作和加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三个路径。可以说,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再到世界强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保证。

Kailing She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education and migration

沈凯玲从劳动经济学角度出发,用数量方法研究各个产业在用人方面的偏好,从微观角度为发展产业经济提供一些思路。首先沈凯玲讲述了就业中年龄与人口流动性的关系,运用到实践中,企业提前了解招聘的职业技能组合的年龄结构有助于他们更好招聘到更需要的员工,政府给予更好的老年护理设施会产生更多的流动性劳动力;其次沈凯玲阐述了就业与性别的关系,提出工作场所存在性别年龄扭曲的现象的观点,认为企业需要鼓励女性的竞争申请,提供更明确的信息实现更好的性别平衡;最后沈凯玲将行业与技能联系起来,认为许多行业的技能要求重叠,了解各行业在技能利用方面的联系,将扩大潜在劳动力资源库,也有助于预测由于其他行业的溢出而导致的工人短缺。

宋徳勇: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城市创业活力——兼论数字经济的调节作用

宋德勇利用工商企业注册数据,整理了2007-2019年城市层面的新建企业数量,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显著地提升城市创业活力,且结论具有稳健性,并且创新型产业集群主要通过人才渠道、技术渠道、资金渠道以及成本渠道来影响城市的创业活力。此外,宋德勇认为数字经济可以增强创新产业集群的创业效应,且主要通过技术渠道和成本渠道发挥作用。最后,宋德勇在进行异质性及进一步分析后指出,可以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改善营商环境以及吸引人口流入来促进创新产业集群的创业效应。基于上述结论,宋德勇认为,在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同时要加强创业制度设计与安排,以切实推进其创业效应的充分发挥;对城市的人才集聚、技术和资金这几方面的传导渠道要深入疏通;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信息技术为大众创业带来的优势;对于经济资源稀缺的城市,要提供资金支持,而这些城市也要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完善人才引进保障类政策,加强城市人才粘性,避免现有人才流失。

Xiaohua Yu:Trade Network and Global Dairy Industry Development

于晓华首先阐述了牛奶对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指出随着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牛奶的消费将会持续增长。于晓华认为,乳制品工业有三个维度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包括气候变化、动物保护和土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在对乳制品工业发展分析时,于晓华主要应用了贸易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乳制品进出口量和对象进行了整理归纳,在贸易网络分析方法中,“权威”这个角色能影响网络的流向,于晓华分析中国虽然是净进口国,但依然对乳制品贸易网络有很大的影响能力,属于“权威”角色。此外,于晓华发现,全球乳制品贸易网络模型十分稳健,其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统一稳定的贸易网络。最后,于晓华指出,从乳制品角度入手,当今世界及未来一段时间,很多东西都在发生改变,包括能源、食品价格,冷链物流的发展,动物保护、气候变化以及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未来全球乳制品的需求会更加巨大,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全球产业结构、饲料产业供给的变化将带来更多可供研究的问题。

叶茂升:全球纺织产业转移与中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叶茂升回顾了中国纺织业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历史背景,以美日为例总结了国际纺织产业转移的经验,并且分析了中国纺织产业向内和向外的优势,向内优势为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国家税收优惠大以及国家地理区位优势强,向外优势为劳动素质高、融资成本低、基础设施强、营商环境优以及产业发展基础好。最后,叶茂升提出了我国纺织产业利用数字经济的优势,实现工业数字化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一是实现大规模的柔性化定制生产,二是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效率,三是加快推动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是数字化转型有望推动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链跨区协调发展。

本次论坛以“ 把握时代新机遇,共建产业新格局”为主题,围绕我国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案例或调研报告,经过论坛组委会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12项。

一等奖:李钰琴、马永红

二等奖:陈俊康、樊冰璐、高子欣、林鹤

三等奖:陈九萍、成玲、黄佳敏、尹航、曾利珍、张悦、周志强、邹娟

优秀奖:邓思雨、甘宋国、胡李娟、李思邈、刘雪婧、彭湘蕙子、王一博、吴凡、徐沛、许鹤凡、杨诗迪、张可

当天下午,三个平行论坛同步进行,12位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分别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产业现代化”发表主题报告,与会学者对每位同学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与参会的同学们展开互动交流,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红足1世77814(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570